据初步估算,趋光型河源市石英石总储量约在4~4.5亿吨,河源是打造的矿华南地区的“石英宝库”,市委书记陈建华曾在多个场合提出“打造矿产资源经济链”;而河源与汉能的光芒携手共同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合作中,在汉能河源这一280亿“光源”的产资映照之下,河源大地上沉睡的源产业经研究石英,将焕发出何等的济链容光?河源能否充分利用石英之光,打造出一个光芒万丈的市场“趋光型”矿产资源产业经济链?
现状——石英宝库待金手指
石英,这种由二氧化硅组成的趋光型质地坚硬的晶体状矿物,在遥远的河源石器时代,曾被先民们制成石斧、打造的矿石箭,光芒用于猎取食物、产资抗击敌人。源产业经研究穿越数千年的济链时光之旅,沉睡在河源大地上的石英,即将迎来一个璀璨的前景——首期投入资金280亿的汉能河源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,将“点石成金”,未来几年,这些精美的石头将唱出一首嘹亮动听的歌。
沉睡的石英石
河源市素有粤东宝库之称,矿产资源品种已发现56种,且具有种类多、分布广、品位高、规模大等特点。石英资源,就是其中的一种。
市经贸局局长张志纯在《河源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大有可为》一文中,曾自豪地说,河源拥有丰富的石英资源优势,是华南地区的“石英宝库”,初步估算,全市石英矿总资源量约在4-4.5亿吨。
4-4.5亿吨的石英石总储量,足以让河源这一“石英宝库”与石英资源总储量3亿吨的“中国石英中心”——江苏省东海县相媲美。然而,由于发展理念、资金实力、技术市场滞后等多方面原因,我市在石英石资源的开发利用上,长期处于“有资源、无产业”状态。
对于这些沉睡的石英目前的处境及原因,张志纯在《发挥硅资源优势推动硅产业发展》一文中,曾以“三低”来总结概括。
张志纯在此文中指出,河源石英资源的开采利用程度、资源产品价格、经济效益水平都很低下。东源县作为我市目前石英石资源开采加工企业较集中的县,虽有石英石生产加工企业32家,但都是着重生产加工石英干砂和潮砂这些硅产业中较初级的原料。
因我市硅精深加工业尚未发展起来,目前,我市石英砂主要销往省内的珠三角地区和省外的浙江、江苏东海等地,价格约在100-200元/吨;而这些石英砂若被加工成浮法玻璃、熔融石英、硅微粉、碳化硅、太阳能玻璃、石英管、多晶硅、单晶硅后,其身价可从2000元/吨一路飙升至300万元/吨。